數位&類比

最近工作事多繁忙. 找點時間來分享一下小小心得.

視覺設計是我最不在行的一個專業, k 再多書也沒用的…. 所以我只能用 user 的角度來看這件事. 話說天下大勢,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呃…扯遠了), 應該說, 數位的介面, 愈看愈不值錢, 科技感這種質感, 感覺愈來愈廉價, 無論是網頁的介面或是程式的介面.

我們來看個簡單的例子, 最近看到一個PDA上的鬧鐘軟體, 其實有趣的地方在於, 以前會覺得指針式的手錶很落伍, 而電子式的手錶是很先進的, 所以電子錶大行其道, 其介面也就自然是很”數位”, 若各位走過那個年代的話…

不過呢, 我們來看看指針式的手錶, 在PDA軟體上的介面, 似乎才是好的介面設計, 也就是說, 已經進入了現在這個數位的年頭了, 在數位的東西上, 反而是愈傳統愈是讓人覺得有質感, 電子式的呈現方式, 反而讓人有種不親近而且廉價的感覺! 這也是主題中所謂的”類比”設計.

或者比較直覺的說法是一種擬真或仿真的質感.

另一個例子是在網頁上的 css, 一般文章內文的字體若要強化或是提醒, 通常是換色或是提高字級, 不過, 之前看過一些網站, 它們的設計是利用 css 來達成對應的效果, 例如像是用紅筆加上小圈圈的效果, 或是加上不規則底線的效果, 如下:

(內容截圖來自: http://blog.roodo.com/appleseed/archives/2557065.html 這篇文章)
或是參考這篇花妹妹的文章: http://hanamizuki.tw/2008/03/16/text-img-decoration/
截圖如下:

這種呈現效果, 能很有趣地讓人容易閱讀以外, 更能引人入勝, 提高閱讀樂趣.

有趣的是, 愈是電子數位的東西, 愈是想要做成類比呈現的質感, 或許是人的基本感覺, 對於這種取得資訊的方式, 仍是需要一定的”類比”性, 畢竟人不是機器, 但總的來說, 就是一種數位及類比的差異.

接下來再看看左邊這個PDA軟體計算機的介面, 學理工的朋友們應該不陌生這個工程計算機的介面長相, 這個操作質感, 相信會覺得這個操作是很能和原來的操作習慣一致的. 但若是像右邊這樣的計算機的感覺, 就覺得是很時麾, 很先進, 但少了一點什麼味道, 就是人對類比的質感感覺!

文章寫得不多, 但只是要想說明一個想法, 剛好利用了PDA手機內的軟體來說明, 也引用的一個網友的文章內容來說明, 也歡迎大家給一些意見及想法囉!

阿祥 2008/09/19 10:08

我覺得這是一種潮流吧~就像衣服一樣,一陣子就會流行復古風格的Style,即使在數位設計中也是如此。

另外,數位裡加入一些舊有類比的元素,某方面也會形成一種對比性的趣味感~

Timothy 2008/09/19 10:18

若是說潮流, 我覺得倒不如說是人的基本感官. 但用潮流這種說法也很中肯. 所以才會有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的楔子…

James 2008/09/23 13:08

很有趣得觀察與論點,我完全同意這樣的看法,其實在希臘人提出無窮的概念與萊布尼茲和牛頓的微積分的發現後,與其說類比與數位不如說連續與不連續的矛盾與衝突就像潘朵拉的盒子被掀開一樣,人類一方面慶祝微積分帶來登陸月球的科技進步,卻另一面渴望類比的黑膠唱片與真空管給予的聲音的溫度,機械錶的秒針優雅連續滑過每一個刻度,好像沒有錯過任何幾兆分之一秒,而石英震盪的秒針像似攀登階梯一般地跳在每一格,好像遺漏了中間的那些時間,長期下來也不免露出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窘態,我想類比的連續之所以讓人感到舒服就在於那些無法被人工補足的「無理數」吧?! 是不是能這樣說:「自然連續的線條,抽掉了無理的東西反而沒有那麼完美了?」 就像有些刻意加上翻書感覺的電子書閱覽器,並不能帶給閱讀者享受翻紙張書時有的快感,那麼就不需要畫蛇添足,但是若能彌補類比做不到的特性這樣的數位擬真可能更有意義,總之,微積分的發明本就是在逼近類比,追求自然而連續的真實,不過其實別忽略了不連續的數位也有它「自然」美之處吧?!

Timothy 2008/09/23 14:36

很感謝你的回覆, 給予這麼多的思考方向. 這個有趣的現像, 為什麼數位後要擬真, 或是數位到底能擬真嗎? (這個問題很工程) 數位 vs 類比, 最後人們要的質感是什麼. 原始的給予人的感動, 或是呈現的表現方式, 都是很有趣的學問.

 

分類
程式技術

silverlight大放送-hosting 10GB大空間

真的太棒的消息了. 微軟 live.com 線上服務提供免費的 Silverlight Streaming Hosting 服務.

這項服務不只有 hosting Silverlight 的 Application, 更進一步 hosting WMV 檔案(其實是 for silverlight 的媒體檔). 這個服務這樣免費的方式居然還提供了 10GB 的空間, 真的還蠻驚人的. (去年是 5GB)

我們來分析看看微軟的這項免費服務. 其實 Silverlight 已經出來了一年半了, 不過實際上使用的還真的不是很多, 案例能找到的相當有限, 微軟當時是有一個集結 Silverlight 應用的網站, 在其內的 showcases 收集了相當多的應用實例, 不過到目前為止, 也只有 326 個網站. 其實說少不少, 不過對微軟來說, 我覺得真的沒有達到預期的使用量及效果.

不過 Silverlight 真的是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 大家的重心是放在和 Adobe Flash (或 Flex, AIR)的一個競爭產品, 但微軟才不將這個放在眼裡呢! 微軟的下一代重要 GUI 的基礎 WPF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里程碑, 而在 WEB 上應用的 silverlight 是一個精簡的 WPF, 或是說 WPF 的子集, 而且到了 silverlight 2.0的版本, 更是強大, 已經是俱備了 .NET 的精簡 runtime, 地位不說也知道相當的重要. 對微軟來說, 是一個一定要攻下的山頭. 所以在推廣上, 一定是要用盡所有力氣來推廣. 無奈目前大多數的 web server 或 hosting 公司, 大多不支接支援 silverlight 1 的 xaml 或是 silverlight 2 的 xap, 導致在推廣上有蠻大的困難. 再加上 silverlight 的 “重影音” 特性, 也導致頻寬使用量極高, 在這些多重原因下, 微軟 silverlight streaming hosting 這項免費的服務就有他的必要性了.

有了這項免費的 silverlight streaming hosting 服務後, 相信對於推廣 silverlight 應該是更有利, 因為有了免費的空間, 免費的 server, 免費的流量, 看起來, asp.net 的 developer 不用這麼利多的服務還真是對不起自己咧.

接下來應該要上傳自己的 application 或是 video 來大顯身手一番囉. 若找不到品質好的影片, 可以到這裡下載: WMV HD Content Showcase

傳上了 Vista 內的範例影片的效果 (480p), 請參考範例: link

相關閱讀:
http://blog.anchi.tw/2008/06/windows-live-silverlight-stream-host.html
有感于微软SilverLight的推广

一個很不錯的 silverlight 案例:
SingTel Race 2008 : SingTel Grid Girls Heart Race

[2008/8/31 21:19]
Silverlight的狂潮已來… 該是著手好好學習及研究的時候了. 另外, Flash 還沒上手的 Developer, M$ 提供了另一個立足點平等的時間, 快點來學習這個很讚的好物囉….
微軟MSDN Silverlight開發工具及技術文件
Silverlight 中文維基
Microsoft Silverlight – Wikipedia
狂想成真時,談Silverlight 2.0
WPF, Silverlight 與 Silverlight Streaming

分類
好用軟體

Email夾大的檔案

有時候會需要傳送大的檔案給朋友.

在這時候有幾個做法,

  1. msn傳檔 (或skype傳檔等IM的方式)
  2. 透過 gmail 傳檔(其實是利用 gmail 寄信的方式, 但因為雙方都用 gmail, 速度可以快很多)
  3. 透過 web 寄存檔案的方式, 例如 badongo (http://www.badongo.com/)
  4. 透過這篇文章介紹的 filemail 服務 (http://www.filemail.com/)
  5. 透過 ftp, http 等方式(但必須自有主機才行, 門檻較高, 而且速度也不見得快)

這次介紹的 filemail 其實和 badongo 相當類似, 只是更直接, 由它的 domain name 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是用來寄 file 的 mail. 但其實就是檔案透過 web 寄存的方式, 只是他有更多的管理條件, 而且有蠻方便的 zip 全部下載的方式, 也相當貼心.

上傳是透過 flash 的方式, 可以支援多檔同時上傳, 另外可以設定密碼(需付費), 設定允許下載次數(free 最多20次), 設定有效日數(free最多3日). 進階設定畫面如下:

並可以於上傳時, 同時寄送 email 給收件人(仍是帶連結回到 web 進行下載的方式), 下載介面可以 preview 圖片檔, 並可以利用 zip 方式將所有檔案壓縮後以一個檔案的方式下載.

雖然說 free 有些限制, 不過上傳下載速度都還不錯, 而且 free 就有 2gb 可以用, 真的還蠻方便的, 若有傳檔的需求, 臨時又沒有其他好方式, 可以利用這個方法來協助傳檔哦!

這邊是該網站說明他的服務及比較: http://www.filemail.com/about.aspx

[2008/9/2 9:57]
今天在看自己之前的 hemidemi 書籤時, 發現其實之前就有很有用的資訊了, 貼上來給大家參考:
超限傳檔術-超級快的18個傳檔方式

分類
Windows

好用netstat指令

在 windows 下使用 netstat 指令來查詢已開啟的 listen port (-a), 以及已建立的連線 (active connection) 是十分方便的工具. 不過若是要知道該 connection 或 listen port 是由哪個 process 建立的, 在 netstat 指令下是無法達成的, 必須藉由另一個 sysinternals (被 ms 併入了)的 tcpview 工具.

不過, 現在可以不用這麼麻煩了, netstat 工具已經增加了這個功能, 指令是 (-b), 例如:

netstat -nb

可 以找出目前建立 connection 的不解析名稱(即使用ip及port number, -n)的方式, 列出對應的執行檔名稱及 process id (PID), 如此一來, 對於要快速追蹤 active connection 及 listen port 的 process (或執行檔名) 可以更快速的利用指令來取得.

常用的方式如下:

netstat -na

netstat -nab

為什麼使用 -n, 因為可以不用反查 hostname, 直接顯示 ip, 速度較快啦.
另外使用 -b 的功能應該是要在 windows 2003 sp2 及以上, windows xp sp3, windows vista 以上才有.

真好玩-kimo.com的信箱

最近 YAHOO 的動作真多, 繼 ymail 之後(ymail來囉)最近又進一步提供了 kimo.com 的 email 信箱申請了, 相關新聞可以參考:

雅虎今起提供台灣網友註冊新信箱
Yahoo!信箱開放kimo.com網域
為郵件問題找出路 Yahoo在臺重推Kimo.com信箱

還真的蠻有趣的耶, 又有新的信箱開放申請, 快去申請吧!
https://tw.reg.yahoo.com/ap/reg/preg

分類
FreeBSD/Linux

ssh登入緩慢問題

最近的一次更新, 讓 FreeBSD 主機在登入時, 速度變得很慢, 這對操作上有蠻大的影響, 於是問了同事, 也著手進行查詢相關的可能, 原來是 OpenSSH 的名稱反查問題, 簡單處理方式如下:

修改 /etc/ssh/sshd_config 檔內的一個 UseDNS 參數, 設為 no 即可.

官方說明連結: http://www.openssh.org/faq.html#3.3

3.3 – ssh(1) takes a long time to connect or log in

 

Large delays (more that 10 seconds) are typically caused a problem with name resolution:

  • Some versions of glibc (notably glibc 2.1 shipped with Red Hat 6.1) can take a long time to resolve “IPv6 or IPv4” addresses from domain names. This can be worked around with by specifying AddressFamily inet option in ssh_config.
  • There may be a DNS lookup problem, either at the client or server. You can use the nslookup command to check this on both client and server by looking up the other end’s name and IP address. In addition, on the server look up the name returned by the client’s IP-name lookup. You can disable most of the server-side lookups by setting UseDNS no in sshd_config.

下面還有如何判定是 “slow”

CPU Time (SSHv1)[1] Time (SSHv2)
170MHz SPARC/sun4m 0.74 sec 1.25 sec
236MHz HPPA/8200[2] 0.44 sec 0.79 sec
375MHz PowerPC/604e 0.38 sec 0.51 sec
933MHz VIA Ezra 0.34 sec 0.44 sec
2.1GHz Athlon XP 2600+ 0.14 sec 0.22 sec

參考看看吧!

分類
好用軟體

在IE下也能用FireBug!?

FireBug, 有在用 FireFox 也在寫網頁程式的人應該不陌生, 若還是真的不清楚, 可以先看看本站之前的介紹:

很好用的javascript除錯工具FireBug (firefox)
FireBug更新功能-Network Monitoring

但是這是一個 FireFox 的網頁工具, 在 IE 下, 甚至 Opera, Safari 下都沒有這麼方便好用的工具, 現在 FireBug Lite 版本提供了這樣的功能了, 可以在 IE 下使用 FireBug 的精簡功能, 請參考官方資料說明:

FireBug Lite

它的使用方式有幾種, 一種是掛入他的 javascript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getfirebug.com/releases/lite/1.2/firebug-lite-compressed.js'>
</script>

第二種方式是使用 Bookmarklet 的方式, 將它的一組 javascript bookmark 起來備用

第三種方式是 Offline 方便使用, 其實就是把第一種方式的相關 javascript 及 css 整個拿回來, 放在自家網站下使用.

若對 End User 來說, 其實是第二種最為方便, 因為不需要做任何前置作業即可直接使用. 說到這裡, 其實這組 FireBug Lite 是利用 javascript 撰寫的, 所以可以直援 IE, 而且是在 runtime 下執行, 真的很不錯的設計, 不過是這樣的工作原理, 所以功能也相對較少了(所以叫做 Lite), 而 Network Monitoring 也沒有 (當然不會有, 因為它是後來才執行的), 不過 XHR (XML HttpRequest) 仍然有支援囉, 另外觀察 html, css, javascript 等功能也都有.

不過實際上使用時, 仍會有相當多的狀況, 因為原始頁面的內容會影響這個 FireBug Lite 的執行狀況, 導致許多問題發生, 不過也已經相當方便了!

繼續閱讀:
http://www.stevesouders.com/blog/2008/07/25/firebug-lite-12-released/

分類
懶得分類

Windows DNS大量UDP Port問題

最近更新完一次 windows update, 發現有台 server 在重新開機後, 居然有一堆 udp port 開啟著, 利用 TCPView 來找出看是哪個 process 造成, 原來是 dns.exe (windows 內建的 dns service 程式), 起先以為是有什麼病毒或是問題, 便著手開始找資料, 遍尋不到問題及狀況所在. 一度以為是病毒引起, 也試著利用掃毒軟體來掃毒, 但都沒有找到病毒問題, 於是便暫時放棄.

今天索性再花些時間來找, 找到這篇相關文章, 發現也有不少人有一樣的問題:
http://www.eggheadcafe.com/software/aspnet/32625203/dnsexe-2500-open-ports-i.aspx

原來是一個更新到 dns.exe 的 patch 造成的, 可以參考這裡:
http://support.microsoft.com/kb/951746/en-us

看起來應該是沒什麼問題, 但後續要怎麼再更新或調整, 再觀察看微軟的後續更新囉!

[2008/08/25 23:01]
目前比較消極的解決方式可以參考:
http://support.microsoft.com/kb/956188/en-us

分類
.net

撰寫big5的asp.net程式

由於預設的 asp.net 程式開發是使用 utf-8 的編碼, 所以若是要開發 big5 的 asp.net 程式, 需要做一些調整.

可以參考這篇有關 globalization 項目設定的網頁: http://msdn.microsoft.com/zh-tw/library/hy4kkhe0(VS.80).aspx

其實很單純的將 web.config 中的 system.web 內的 globalization 的屬性: requestEncoding 及 responseEncoding 做些調整即可. 由於預設的是:

<globalization requestEncoding="utf-8" 
               responseEncoding="utf-8" 
               fileEncoding="" 
               culture="" 
               uiCulture="" 
               enableClientBasedCulture="false" 
               responseHeaderEncoding="utf-8" 
               resourceProviderFactoryType="" 
               enableBestFitResponseEncoding="false" />

所以會是 utf-8 的編碼, 若是要開發 big5 的 asp.net 程式, 僅需要做這裡的調整即可. 程式碼本身並不需要更動, 就可以依照這個 web.config 做指定輸出了. 若是字元是 utf-8 的, 但指定用 big5 輸出時, 仍然會有 ?? 這種狀況發生, 也是要注意的地方, 不過一般的狀況下(字元相容的字)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頁面上的 meta tag 則必須 user 自行手動修改, 或利用小程式輔助來進行調整,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

因為 web.config 是在 http header 就已經輸出指定的 encoding 囉, 而不是透過 meta tag 的 charset 指示的! 以下是 firefox 配合 Live HTTP headers 的 extension 抓出來的內容:

http://localhost:50201/WebSite2/Default.aspx

 

GET /WebSite2/Default.aspx HTTP/1.1
Host: localhost:50201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6.0; zh-TW; rv:1.8.1.16) Gecko/20080702 Firefox/2.0.0.16
Accept: text/xml,application/xml,application/xhtml+xml,text/html;q=0.9,text/plain;q=0.8,image/png,*/*;q=0.5
Accept-Language: zh-tw,en-us;q=0.7,en;q=0.3
Accept-Encoding: gzip,deflate
Accept-Charset: Big5,utf-8;q=0.7,*;q=0.7
Keep-Alive: 300
Connection: keep-alive

HTTP/1.x 200 OK
Server: ASP.NET Development Server/8.0.0.0
Date: Tue, 22 Jul 2008 09:42:40 GMT
X-AspNet-Version: 2.0.50727
Cache-Control: private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Content-Length: 537
Connection: Close
———————————————————-

給大家參考看看囉!

分類
FreeBSD/Linux

找指定檔案內容的語法

在 Linux, FreeBSD 下若要指定目錄以下的檔案內容查詢的指令, 可以利用 find 配合 -exec 參數, 再配合 grep 指令即可達到目的.

使用方式如下:

find . -name “*.log” -exec grep Virtual {} \;

這個方式就以 . 目錄以下, 找出所有 .log 的檔案, 內容有含 “Virtual” 的行內容, 但要注意最後方的 semicolon (分號) 要以反斜線開頭, 才會被 -exec 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