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類比

最近工作事多繁忙. 找點時間來分享一下小小心得.

視覺設計是我最不在行的一個專業, k 再多書也沒用的…. 所以我只能用 user 的角度來看這件事. 話說天下大勢,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呃…扯遠了), 應該說, 數位的介面, 愈看愈不值錢, 科技感這種質感, 感覺愈來愈廉價, 無論是網頁的介面或是程式的介面.

我們來看個簡單的例子, 最近看到一個PDA上的鬧鐘軟體, 其實有趣的地方在於, 以前會覺得指針式的手錶很落伍, 而電子式的手錶是很先進的, 所以電子錶大行其道, 其介面也就自然是很”數位”, 若各位走過那個年代的話…

不過呢, 我們來看看指針式的手錶, 在PDA軟體上的介面, 似乎才是好的介面設計, 也就是說, 已經進入了現在這個數位的年頭了, 在數位的東西上, 反而是愈傳統愈是讓人覺得有質感, 電子式的呈現方式, 反而讓人有種不親近而且廉價的感覺! 這也是主題中所謂的”類比”設計.

或者比較直覺的說法是一種擬真或仿真的質感.

另一個例子是在網頁上的 css, 一般文章內文的字體若要強化或是提醒, 通常是換色或是提高字級, 不過, 之前看過一些網站, 它們的設計是利用 css 來達成對應的效果, 例如像是用紅筆加上小圈圈的效果, 或是加上不規則底線的效果, 如下:

(內容截圖來自: http://blog.roodo.com/appleseed/archives/2557065.html 這篇文章)
或是參考這篇花妹妹的文章: http://hanamizuki.tw/2008/03/16/text-img-decoration/
截圖如下:

這種呈現效果, 能很有趣地讓人容易閱讀以外, 更能引人入勝, 提高閱讀樂趣.

有趣的是, 愈是電子數位的東西, 愈是想要做成類比呈現的質感, 或許是人的基本感覺, 對於這種取得資訊的方式, 仍是需要一定的”類比”性, 畢竟人不是機器, 但總的來說, 就是一種數位及類比的差異.

接下來再看看左邊這個PDA軟體計算機的介面, 學理工的朋友們應該不陌生這個工程計算機的介面長相, 這個操作質感, 相信會覺得這個操作是很能和原來的操作習慣一致的. 但若是像右邊這樣的計算機的感覺, 就覺得是很時麾, 很先進, 但少了一點什麼味道, 就是人對類比的質感感覺!

文章寫得不多, 但只是要想說明一個想法, 剛好利用了PDA手機內的軟體來說明, 也引用的一個網友的文章內容來說明, 也歡迎大家給一些意見及想法囉!

阿祥 2008/09/19 10:08

我覺得這是一種潮流吧~就像衣服一樣,一陣子就會流行復古風格的Style,即使在數位設計中也是如此。

另外,數位裡加入一些舊有類比的元素,某方面也會形成一種對比性的趣味感~

Timothy 2008/09/19 10:18

若是說潮流, 我覺得倒不如說是人的基本感官. 但用潮流這種說法也很中肯. 所以才會有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的楔子…

James 2008/09/23 13:08

很有趣得觀察與論點,我完全同意這樣的看法,其實在希臘人提出無窮的概念與萊布尼茲和牛頓的微積分的發現後,與其說類比與數位不如說連續與不連續的矛盾與衝突就像潘朵拉的盒子被掀開一樣,人類一方面慶祝微積分帶來登陸月球的科技進步,卻另一面渴望類比的黑膠唱片與真空管給予的聲音的溫度,機械錶的秒針優雅連續滑過每一個刻度,好像沒有錯過任何幾兆分之一秒,而石英震盪的秒針像似攀登階梯一般地跳在每一格,好像遺漏了中間的那些時間,長期下來也不免露出失之毫釐差之千里的窘態,我想類比的連續之所以讓人感到舒服就在於那些無法被人工補足的「無理數」吧?! 是不是能這樣說:「自然連續的線條,抽掉了無理的東西反而沒有那麼完美了?」 就像有些刻意加上翻書感覺的電子書閱覽器,並不能帶給閱讀者享受翻紙張書時有的快感,那麼就不需要畫蛇添足,但是若能彌補類比做不到的特性這樣的數位擬真可能更有意義,總之,微積分的發明本就是在逼近類比,追求自然而連續的真實,不過其實別忽略了不連續的數位也有它「自然」美之處吧?!

Timothy 2008/09/23 14:36

很感謝你的回覆, 給予這麼多的思考方向. 這個有趣的現像, 為什麼數位後要擬真, 或是數位到底能擬真嗎? (這個問題很工程) 數位 vs 類比, 最後人們要的質感是什麼. 原始的給予人的感動, 或是呈現的表現方式, 都是很有趣的學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