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好用軟體

如何在windows 7(x64)下擷取DV Video

由於安裝了 Windows 7 (x64) 來測試應用狀況, 最近剛好遇到要 capture DV Video, 於是找半天, 在 os 內建的 “windows movie maker”, 結果沒有找到, 但是有 “Windows DVD 製作程式”. 查了 help 發現這個事實:

於是上網找了 windows movie maker 2.6 for vista 的版本來安裝 (link), 安裝倒沒問題, 不過找不到”從視訊裝置擷取” 這個選項:

所以可能是 windows movie maker for vista 在 windows 7 下沒辦法從 dv 擷取 video 出來吧, 於是只好再找看其他的 solution.

從這篇文章發現(link), 原來 live 工具組裡有個 Live Windows Movie Maker:

http://img.wlxrs.com/BJek85RRl3BJdDNE2TfInw/zh-cht/overview.jpg

於是趕快抓來用看看: http://download.live.com/moviemaker, 不過很有可能新版還沒有來得及趕上線, 於是出了個 live movie maker 搶鮮版更新, 在這裡: http://www.microsoft.com/downloads/details.aspx?FamilyID=e7446634-e033-4053-acd3-a7a18ea8a1a2&displaylang=zh-tw 是將原來的使用限期由 2009/6/30 延長至 2009/12/31, 所以也就一併更新一下. 接下來的應用就很單純了, 可以利用 live movie maker 來擷取 dv 內的 video, 也就順利地解決了在 windows 7 (x64) 下截取 dv 內的 video 問題了.

擷取完成, 再配合在 windows 7 內附的 windows dvd 製作程式, 就可以順利燒出 dvd 了耶. 還真不錯哦.

記得不用再去抓 windows movie maker 2.6 for vista 了, 會遭遇無法擷取的問題. 若有人可以擷取的話, 也請留言告知一下, 看是否是什麼環境的問題, 例如是 x32 的版本還是哪裡我沒有注意到的地方.

[2012/11/12 19:59]更新一下連結, movie maker 2011 整合在這個安裝包裡了: http://www.microsoft.com/zh-tw/download/details.aspx?id=29223

分類
手機大未來

Windows Marketplace for Mobile 研討會

昨天去聽這場研討會 – “手機應用創新開發與線上軟體商店研討會”, 請參考這篇: https://diary.tw/archives/836, 這場研討會, 一開始主要在談有關 windows marketplace for mobile 的註冊方式及費用方式.

目前已知的狀況如下, 若開發者是個人, 可以在公司名稱上填入自己的名字, 而在年底前註冊, 可享有 us99 驗證 5個 windows mobile app, 之後(也就是明年起), 將會恢復每個 app us99. 而參與的學員反應多數覺得費用有點貴. (獲利的拆帳是微軟30%, 開發商70%)

其實就使用者付費的角度來看, 付這個 us99的費用, 只是一個入門的門檻而已, 其實類比到 iphone app store 也是類似的狀況. 簡單地說, 站在一個用戶的角度來看, 會想看到線上 windows marketplace or iphone app store 裡, 有一堆很爛很奇怪的軟體嗎? 而這個入門費用, 其實也只是一個不高的門檻, 若能因此而獲得更多在架上軟體的品質保障, 何樂而不為呢?

另外, 再反過來說, 這也是一個賺錢或是說線上開店的投資準備, 能將這個軟體送上去審核檢驗, 再上架宣傳, 並讓用戶來下載安裝購買, 其實不用透過 windows marketplace 也能做, 自己架的網站就能做了吧, 但為什麼要上在這裡呢? 因為微軟(或 iphone app store)準備好了一個平台, 也準備好了一個收費機能, 更重要的, 是他們都會做大筆的宣傳及行銷. 我們類比到台灣的 yahoo 拍賣來看好了, 其實是個流量很大的拍賣網站, 雖然說是拍賣, 但上面也不乏不是拍賣的東西, 全新的商品, 專業的店家, 比比皆是, 所以其實也是個”百貨公司”的操作概念而已.

好啦, 寫這麼多, 也就不過是說明一下關於這個線上的 windows marketplace for mobile 的收費狀況的一些想法. 後面的講師及開發程式介紹, 內容也都十分充實而且實用, 我就不再多做贅述.

分類
好用軟體

sparky更新1.3.1

看起來是個小更新而已, 原來的 1.3.0 還在 https://addons.mozilla.org/en-US/firefox/addon/5362 是去年 11月的, 可以參考這篇: https://diary.tw/archives/709 , 不過我是因為 Firefox 的 sparky toolbar 通知才知道的, 應該不是主要更新.

連結在此: https://addons.mozilla.org/en-US/firefox/addons/policy/0/5362/54890?confirmed

有在使用 sparky (alexa toolbar for Firefox ) 的用戶可以更新一下囉!

分類
程式技術

好用的CSS STYLE截圖

基本上, 這是一個小技巧, 早主要是應用在一個計數器圖片下載優化的作用. 以往會利用多個圖片分別製作出 1, 2, 3, 4, 5, …. 9, 0 共十張圖片來進行計數器的圖片結果輸出, 但若是一個 8位數的數字, 將會需要下載 8次(當然, 重覆的話會減少下載次數). 然而, 有一種新的方式, 就是利用 CSS 的 STYLE 將其要輸出的圖檔, 將 1, 2, 3, 4, 5, … 9, 0 做成一張橫的長條圖, 例如:

(圖片引用自: http://counter.fc2.com/tw/point02.html#p2-2)

而利用這個技巧, 將所需要輸出的單一數字部分, 只截出對應的位置即可, 這樣一來便可以有效節省 client 對 server 的 request , 也降低這種小型圖檔在 client 及 server 間的 traffic.

這篇文章將說明如何利用這樣的技巧, 其實很簡單, 主要是利用了 <div></div> 這個 tag, 配合以下 4個屬性即可達成:

  1. background-image
  2. background-position
  3. width
  4. height

也就是將圖檔, 利用 background-image 引入在 div 之中, 而 div 則利用了 width 及 height 指定了長寬, 最後再利用 background-position 來移動圖檔即可, 如下:

 

這個 2 數字, 是利用這個 HTML:

<div style=”width: 17px; height: 21px; background-image: url(https://diary.tw/attach/1/1144413904.gif); background-position: -34px 0px;”>&nbsp;</div>

來達成的, 實際上用圖示來說明就像是這樣:

也就是其中的 width, height 指定為對應這個數字 2 的截圖大小, 為 17*21, 而 backgroud-position 則是將圖的位置由 0, 0, 移動座標為 -34, 0, 也就是往左移 34px (這張圖為 170*21, 所以每個數字佔用 17px, 若要取出 2這個數字, 則往左移動 2*17=34, 因為是往左移 34px, 所以是 position 是 -34px). 而超出 div 的 width, height 的部分, 也自然就不會顯示, 因為這是 div 的 background 背景圖.

若是要秀出 307 則使用如下語法:

<div style=”float: left; width: 17px; height: 21px; background-image: url(https://diary.tw/attach/1/1144413904.gif); background-position: -51px 0px;”>&nbsp;</div>
<div style=”float: left; width: 17px; height: 21px; background-image: url(https://diary.tw/attach/1/1144413904.gif); background-position: 0px 0px;”>&nbsp;</div>
<div style=”float: left; width: 17px; height: 21px; background-image: url(https://diary.tw/attach/1/1144413904.gif); background-position: -119px 0px;”>&nbsp;</div>

如下:

 

上面有多了 float: left; 主要是為了讓這些 div 能 inline 連在一起, 不然會變直的.

接下來可以應用的就很多了, 例如某張大圖, 裡面有4個區域要拿出來做網頁用, 可以利用這個功能, 將其全部的一張大圖, 拿來截切出來放在網頁上, 例如這張大圖:

要取出其中的 4個部分, 可以利用以下語法, 例如:

同步中心:
<div style=”width: 65px; height: 83px; background-image: url(https://diary.tw/attach/1/1351411337.png); background-position: -231px -198px;”>&nbsp;</div>

Windows CardSpace:
<div style=”width: 65px; height: 83px; background-image: url(https://diary.tw/attach/1/1351411337.png); background-position: -4px -100px;”>&nbsp;</div>

Java:
<div style=”width: 65px; height: 83px; background-image: url(https://diary.tw/attach/1/1351411337.png); background-position: -157px -3px;”>&nbsp;</div>

iSCSI啟動器:
<div style=”width: 65px; height: 83px; background-image: url(https://diary.tw/attach/1/1351411337.png); background-position: -82px -3px;”>&nbsp;</div>

這樣是不是很有趣又很方便呢? client 只需要 download 一次, 便能將所需要的圖檔都下載完成, 配合一點點的 CSS code 作法, 就能有效利用, 真是一舉兩得呢!

[2009/6/17 10:15]
根據高人指點, 這個是 CSS Sprites 的一個技巧, 詳情可以參考: http://waterlily-lsl.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70/c2

[2016/3/30 6:26]

另外可以參考這篇 w3c schools 的教學文章: http://www.w3schools.com/css/css_image_sprites.asp

 

bing.com上線

微軟的 bing.com 新一代搜尋上線了.

這一陣子的搜尋引擎新聞無不圍著這個打轉, 而且也有提升不少微軟在搜尋引擎的佔比, 不過其實我們也得看之後的市場反應, 這一陣子的數據, 也都只能以一時的熱度來看, 把時間放長一點就會比較清楚了.

相關文章也不少, 可以連去看看:
Bing.com (必應)搜尋引擎- 完整功能實測報告在台首次大公開
bing.com 微軟新一代搜尋引擎,還沒推出就輸了!

這篇我想整理看到的一個比較有趣的功能, 就是 VIDEO PREVIEW 的部分, 記得要先連到美國的, 台灣 bing.com 功能並不完備. 所以連到 bing.com 後, 記得要從右上角將台灣改為”美國 – 英文”就會有可以玩的新功能.

左側有 videos 分類項目, 點下去後, 出現一堆影片的預覽圖, 當滑鼠 mouse over 時, 會自動 PREVIEW, 很特別又很方便的功能, 重點在於, 速度真的是有夠快的. 正在懷疑怎麼做的時候, 已經將 fiddler 開起來觀察了. 原來是利用他們自己內部的 preview 功能(應該有快取起來), 實際取得 preview 內容網址為:

http://ts2.images.live.com/videos/thumbnail.aspx?q=776117878981&id=9656eceed5155e7968c8eddfdeddf253&bid=bYKgXAJR/UULQQ&bn=MotionThumb

這樣一來, 其實是利用 live.com 本身的功能, 將 preview 的資料吐出來, 速度真的很快, 很不錯的功能設計. 不過 preview 仍是採用大宗的 flash 而非微軟自家的 silverlight, 可能也是方便性的考量. 這些 preview 其實就是 flv 檔, 大約長度在 30秒上下, 大小也在50K~60K之間, 傳輸上自然很快, 也很有效果. 這個功能真是不錯. (而且無論是哪裡的 source 都能支援 preview , 像 CNBC, YOUTUBE, CBS, iFilm 等等)

其他功能可以自行玩看看, 其實都有長足進步, 相對於之前的 live.com 的 search.

另外也看一下 alexa 上和 live.com 本站的消長狀況:

其實也對原來的 live.com 沒有太多影響, 而 bing.com 成長是的確很快. 無論如何, 微軟加入投下的這枚震撼彈, 對於排在前面的 google, yahoo 也勢必面臨一些衝擊. 但是微軟原來就有 live.com 的 search , 現在又推出了 bing.com , 或許是調整了不少功能及貼心服務, 這對於目前的僵局, 的確有不少幫助.

用Firefox體驗IE8

這句乍看下很有趣, 怎麼用 Firefox 體驗 IE8 呢?

原來是個愚人節的活動, 不過現在來報好像有一點 lag 了.. 從這裡看來的, 來體驗 IE8 的全新功能吧 http://blog.timc.idv.tw/posts/come-and-experience-ie8/ 還有有趣的連結呢:

http://ww12.stickeraction.com/

原來這個 link 是到這裡的: http://www.moztw.org/events/ie8/, 很有趣吧, 快連去看看, 怎麼用 Firefox 來體驗 IE8. 其實這個活動有點揶揄, 有點諷刺, 對於 IE8的上線, 給了一個很有趣的愚人節禮物. 不過下面也寫得十分有趣, 有關於 IE8 的長處:

  1. IE8 終於跟上其他先進瀏覽器的腳步,較為完整地支援了 CSS 2.1。這麼一來網頁設計師可以設計更為美觀的網頁,不必擔心僅有 IE 看不到效果的問題。
  2. 「視覺化搜尋」是其他瀏覽器目前沒有的功能
  3. 下一代的 Firefox (3.5 版,預計 2009 六月推出) 才會有類似 IE8 InPrivate 隱私瀏覽的功能。(如果您使用 Firefox,目前可以先使用「清除隱私資訊」以達成類似效果。)
  4. 目前 IE 是唯一可以跑微軟自家 ActiveX 技術的瀏覽器,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網路 ATM 轉帳只能在 IE 上使用。

不過, 其實 IE8 還有很多有利用程式開發上的應用: 像最近的這篇: 好用到掉渣的IE8 Developer Tools–JS效能調校經驗 http://blog.darkthread.net/blogs/darkthreadtw/archive/2009/06/08/ie8-devtool-profiler.aspx , 看起來, 其實無論是程式設計人員, 美術人員, 甚至是使用者, 都應該都多方多種瀏覽器, 不過, 程式及美術, 主要都還是為了使用者, 而倒底這麼多種瀏覽器, 哪種好用, 哪種方便, 其實也是見人見智啦…

以本站右下的長期統計資訊 Histats, 的結果來看, 各瀏覽器佔比狀況如下:

看起來還是 IE6 為主耶(43.6%), 再來是 IE7(28.6%), 再來是 Fx3 (10.9%), Fx2(6.5%), 不過資料是由 2008年2月起的, 若抓近一點的話, 說不定也有一些不同. 但無論如何, 自己覺得好用, 自己覺得順手的瀏覽器, 才是好的瀏覽器啦…

分類
Database

SQL Server取得identity的目前值及下一個

一般來說, 俱有 identity 屬性欄位的 table 的目前值可以很容易地利用 max 函數來取得. 不過, 也很有可能 max 該筆資料已被刪除了, 所以利用 max 查找出來的結果不正確.

但又若是要找出下一個 identity 的值呢? 就一定得知道漸增量 (increment) 為何了, 否則是沒有辦法計算出來的.

請先參考這篇文章: SQL Server的Identity欄位使用/複製/重設 https://diary.tw/archives/457 , 這篇文章中也有提到有關取得目前的 identity 值的方式, 是利用 dbcc checkident(‘table_name’, NORESEED) 來取回, 不過取回來的是文字訊息 (text message), 而不是很方便程式化, 若要滿足前面的需求, 包含取回 identity 目前值及下一個, 則有現成的函數可用:

  1. IDENT_CURRENT: 取出 identity 欄位的目前值
  2. IDENT_INCR: 取出 identity 欄位的漸增值
  3. IDENT_SEED: 取出 identity 欄位的起始種子

使用方式如下:

select IDENT_CURRENT('table_name')

 

這樣可以取出該 table_name table 中的 identity 欄位的目前值, 而下一個呢? 可以利用:

select IDENT_CURRENT('table_name') + IDENT_INCR('table_name')

 

這樣就可以順利取出來, 也就是拿目前值加上漸增值. 而且回傳的結果是一個 resultset 的方式將值傳回, 很方便應用於程式化的需求.

不過無論如何, 也請特別注意, 這種應用需求, 並非是要 developer 將值取出後再塞回去的, 因為 identity 欄位是由系統維護的, 而不是 developer (或說程式) 維護的, 所以這樣取出是可以拿來觀察, 而不是要塞回去用的, 請特別注意一下.

參考資料: http://social.msdn.microsoft.com/forums/zh-TW/240/thread/ba6ff915-99be-42ee-831c-21d7532f3c47/

分類
好用軟體

從Google Maps找經緯度

之前在使用 Google Maps 時, 有找到地點了, 但要找出經緯度給導航軟體時, 需要經緯度這個資訊, 不過從 Google Maps 上的預設功能並沒有辦法將經緯度取出來. (雖然一定有什麼方式).

不過今天發現有個好方便的網站(http://www.mygeoposition.com/), 可以將這個功能, 預設就是列出來經緯度, 所以十分方便(我指的方便是有了經緯度後, 輸入導航軟體這回事), 而且預設就會列出兩種經緯度, 有十分位方式及度分秒方式, 如下圖:

所以如上圖, 會有北緯 25.047727度, 東經 121.517399 度, 用度分秒來看是北緯 25度2分51.82秒, 東經 121度31分2.64秒的詳細資訊. 移動地圖, 單擊地圖時, 又會再給定一樣的資訊, 這樣對於要出去玩的時候, 定位座標很有用.

當然, 這個網站的功能還不只這些, 還可以利用 “Link this map” 頁籤, 把這個網站, Google maps, Microsoft Local, Yahoo Maps 的連結都整理出來, 也方便使用者自己使用, 很不錯又整理得很好的功能, 大家可以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