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Database

如何移動已存在的SQL Server 2005中的user database

有時候主機的硬碟空間不足或是因為要調整硬碟配置, 會動到資料庫的存放位置, 這裡有一篇 kb 在處理這個作業.

移動使用者資料庫

內容說明蠻詳細的, 我這裡簡單列出操作的方式:

1. 先找出該 db 的所有檔案, 利用以下指令(其中USERDB是假設的使用者資料庫名稱):

SELECT name, physical_name AS CurrentLocation, state_desc
FROM sys.master_files
WHERE database_id = DB_ID(N'USERDB')

(基本上至少會有兩個, 一個是放 data 的 mdf, 一個是放 log 的 ldf 檔案的所在位置)

2. 接下來將資料庫先離線:

ALTER DATABASE USERDB SET OFFLINE;

(可能會花一些時間)

3. 再來就是將資料庫的實體檔案搬移到指定位置, 這裡假設是 d:\sqldata\

分類
手機大未來

slideshare出mobile版本了

之前介紹的 slideshare 網站, https://diary.tw/archives/515 已經出了 mobile 版本囉, 雖然還是 beta, 不過可以可以用了呢, 而且也可以直接由 desktop 的 browser 去訪問. 網址在:

http://m.slideshare.com

這個功能其實也十分方便, 原來 slideshare 是將簡報放在網路上做分享, 現在再進一步放到手機上來分享, 這個的確十分有用, 可以在外面隨時看自己分享的簡報耶.

我們來看看手機上的長相:

雖然小, 不過也非常方便了呢, 給大家參考看看, 基本上, slideshare 是很有用的簡報分享網站, 再加上了手機上的瀏覽應用, 雖然字會小很多, 有時會看不清楚, 不過若是用於示意圖又或是圖片的分圖, 真的是再方便不過了..

分類
Javascript

jQuery traverse元件屬件

traverse 是程式寫作上一個還算蠻重要的 runtime information. 尤其在 web 上, jQuery 的概念整個就是建立在這樣概念上. 利用 selector 將要找的東西找出來, 再進行更動或讀取這樣的狀況.

現在利用一個小案例來說明這個 case. 我要找出頁面上所有有 onclick 屬性的 anchor, 並加以標註出來, 語法是這樣的:

$("a[onclick]").addClass("highlight1");

是的, 你沒看錯, 就是這樣一句而已. 這句語法的解釋是這樣的:

  1. $(“a”) 是找出所有的 anchor
  2. $(“a[onclick]”) 是找出所有的 anchor 而且有 onclick 屬性的
  3. addClass 就是加上一個 css class

就只是這樣而已. 我們來看看範例吧: http://sample.diary.tw/17/j1.html 其中的 button: [find anchor with onclick attr.] 按下後, 會將有 onclick 屬性的 anchor 用 highlight1 的 lightgreen 的背景色加上, 就很清楚了. 其中只有 f1(), f2() 會呈現出來效果, 而其他的 anchor 沒有下 onclick 屬性的, 都不會被影響.

接下來找出 anchor 的連結屬性, 開頭是 http://www 的, 這個也很有趣, 語法如下:

$("a[href^='http://www']").addClass("highlight2");

也是一樣, 一行搞定, 語法說明如下:

  1. $(“a[href^=’http://www’]”)是指 anchor 中, href 屬性開頭為 http://www 的.
  2. addClass 就是加上一個 css class

(在1.2版時, 還可以使用 @在 href 前, 也就是 @href^=’xxx’ 這樣, 不過在 1.2 已不推薦使用, 1.3 時已不支援了, 要特別注意 @ 這個符號囉)

一樣來看範例, http://sample.diary.tw/17/j1.html 其中的 button: [find anchor start with http://www] 按下後, 其中開頭為 http://www 的 anchor 會套用 lightblue 的背景色, 是不是很方便呢?

其中的 ^= 是開頭為, 而 $= 是結束為, 而 *= 是含有, 所以若是要找連結為 .pdf 結尾的, 可以使用:

$("a[href$='.pdf']")

再來就是談 traverse 的語法, 其實也很單純, 是利用 each 這個方法, 再利用匿名函數取得陣列代號, 就可以將符合條件的元素陣列逐一列舉出來, 如下:

var elements = $("a[href^='http://www']");
var message = "";
$(elements).each(function(e){
    message += elements[e].href+"\n";
});
alert(message);

程式碼說明如下:

  1. 先將符合條件的 objects 都放入 elements 陣列
  2. 再利用 each 方法, 配合匿名函數, 將 elements 陣列內的 object 的 href 屬性結合成產生的字串訊息
  3. 最後再將訊息秀出

參考範例: http://sample.diary.tw/17/j1.html 其中的 button: [traverse anchor start with http://www] 就會將所有開頭為 http://www 的 object 的 href 屬性 alert 出來囉.

相信對於使用 jQuery 的朋友們, 能更清楚整個運作的邏輯..

分類
.net

.net下enum列舉與string文字間的轉換

有時會用到這樣的功能, 就是列舉的名稱和列舉的值做轉換. 這個在 delphi 裡是利用 RTTI (Runtime Type Information)來達成, 在 .net 裡的作法也很單純, 利用 Enum 的 CLASS 方法(靜態方法)就可以做到了.

先來看看由 enum 轉回字串, 是使用 Enum.GetName 方法, 要傳入的是 enum 的 type 及該 enum object 即可, 程式碼如下:

public enum enumMyFruit  
{  
    Apple, Lemon, Orange  
}  
....  
enumMyFruit fruit1 = enumMyFruit.Apple;  
string result = Enum.GetName(fruit1.GetType(), fruit1);

再來是利用 string value 轉入 enum 的方法, 使用 Enum.Parse , 傳入一樣是 enum 的 type, 及傳入 string 的值, 最後有個參數是是否忽略區分大小寫的真值, 範例如下:

 public enum enumMyFruit  
{  
   Apple, Lemon, Orange  
}  
....  
enumMyFruit fruit1 =  Enum.Parse(typeof(enumMyFruit), "Apple", true);

其中關於第一個部分, 使用 Enum.GetName 其實可以直接用 fruit1.ToString() 就拿到了, 不過根據這篇文章: http://www.cnblogs.com/smalldust/archive/2007/02/27/384657.html 提到了, 效率不太一樣, 就我個人覺得, ToString() 還是少用吧, 用 GetName 還是比較正規一點, 再加上效率有差的話, 其實還是用 GetName 好.

後面利用 string 轉入 enum 則要注意一下, 若發生找不到的狀況時, 將會有 exception 發生, 這個是需要注意的, 因為本來就有可能會發生這個問題, 要處理好這個部分的程式碼囉.

參考資料:
http://snipplr.com/view/3585/enum-to-string-and-string-to-enum/
http://www.cnblogs.com/smalldust/archive/2007/02/27/384657.html

分類
FreeBSD/Linux

apache deny ip設定

想要將 apache 的站台, 拒絕讓某個(某群ip)存取的方式, 有幾個方法, 其中最單純最俱體的方式就是直接利用 <Directory></Directory> 這個 tag 中的限制存取來操作最為單純方便 (當然, 虛擬主機可不行, 可以直接利用 .htaccess 設定該層目錄的存取權限)

一般來設, 設定如下:

<Directory "/usr/home/website1">
  order deny,allow
</Directory>

這樣即可. 就是判斷 deny , 預設為 allow 的條件, 也就是所謂公開站台的設定, 若有要限制某些 ip 存取, 可以這樣下:

<Directory "/usr/home/website1">
  order deny,allow
  deny from 1.2.3.4
  deny from 11.22.33.
</Directory>

其中的 deny from 1.2.3.4 是限制某個單一 ip, 而 deny from 11.22.33. 是指 11.22.33.* 都是拒絕存取的, 如此一來, 便能有效管理不想讓某些 ip (例如爬蟲類或是一些吃資源的 ip, 又或是攻擊的 ip)訪問做好限制.

不過發生了一個有趣的狀況, 也就是之前設了, 發現沒有用, 在多次交叉比對檢查後, 發現是這個原因, 就是在 <VirtualHost> 內的 DocumentRoot 指定為 /home/website1 而在 <Directory> 內的目錄指向是 /usr/home/website1 , 這樣一來, apache 在存取該 website1 的檔案時, 是走 /home/website1 下的檔案, 雖然和 /usr/home/website1 一樣, 不過對 apache 來說卻是不同, 這個要特別注意才行, 否則可能會有設定好的 <Directory> 的限制 ip, 但實際上沒有作用, 原因就有可能發生在這裡了.

又或反過來說, 設定的路徑一定要一致, 而且儘量用完整路徑, 不要用簡化的 link 路徑指向檔案, 也比較容易除錯一些. 所以原則上是這樣的:

<VirtualHost *:80>
  ServerName test.diary.tw
  Document /usr/home/www/test
.....
</VirtualHost>

<Directory "/usr/home/www/test">
  order deny,allow
  deny from 1.2.3.4
</Directory>

這樣就 ok 啦, 千萬要注意紅字部分要一致的這件事, 否則可能設了沒有作用, 原因就在這裡了..

另外補充一下, 若是這種方式限制存取的話, client 會拿到 403 的存取失敗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