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Database

SQL Server的遺失索引統計

先說好, 這篇必須是 SQL Server 2005 以上的用戶才能用到的, 因為用到的資料是 DMV 的系統 view, 也就是 Dynamic Management Views.

這裡會用到的 DMVs 是用來查詢所謂遺失的索引, 白話一點, 就是應該要建立的索引, 而沒有建立的索引, 稱之為所謂的”遺失的索引”. 資料庫在查詢時, 若是發現有這樣的狀況, 會記錄下來, 在 DMVs 內的這幾個表:

sys.dm_db_missing_index_groups
sys.dm_db_missing_index_group_stats
sys.dm_db_missing_index_details

在這些表內可以利用這篇文章 (揭露隱藏的資料以最佳化應用程式效能)的一個計算方式(當然也可以再調整), 來將影響較為嚴重而又沒有加上索引的 table 找出來, 查詢如下:

SELECT  TOP 10
        [Total Cost]  = ROUND(avg_total_user_cost * avg_user_impact * (user_seeks + user_scans),0)
        , avg_user_impact
        , TableName = statement
        , [EqualityUsage] = equality_columns
        , [InequalityUsage] = inequality_columns
        , [Include Columns] = included_columns
FROM        sys.dm_db_missing_index_groups g
INNER JOIN    sys.dm_db_missing_index_group_stats s
       ON s.group_handle = g.index_group_handle
INNER JOIN    sys.dm_db_missing_index_details d
       ON d.index_handle = g.index_handle
ORDER BY [Total Cost] DESC;

這樣表列出來的資料簡單說明一下:
第一個Total Cost為總成本, 該作者是使用了一個計算的方式, 並以此為排序條件, 找出總成本最高的資料, 第二個 avg_user_impact 為對使用者的影響, 後面三個最重要了, [EqualityUsage]是指等於的條件, 例如 newsid=235 這種條件, 而 [InequalityUsage] 就是指不等的使用, 例如: newsid < 235, 而 [Include Columns]是指查詢時的涵蓋欄位, 也就是指 select newsid, newstitle, newsdesc …. from 前面的欄位.

再來談談有關索引欄位的建立, 上述的後三個欄位就都是要件, 基本上, Equality, Inequality 是指 where 使用的比較欄位, 而 Include Columns 是查詢出來的覆蓋欄位, 至於要如何下這個索引, 成本最粗的下法是將 Equality + Include Columns 加入或 Inequality + Include Columns 加入, 這樣就會有查詢較佳的效能, 但會不會是最好的, 也還是得看異動的頻繁度來考量, 而該索引有沒有價值, 也是必須要評估的, 這裡介紹的方法是將沒有建上的索引資料整理出來列表給管理員來參考用的, 可以節省許多追蹤上的時間. 希望對於效能管理上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參考資料:
http://msdn.microsoft.com/zh-tw/magazine/cc135978.aspx

分類
Javascript 懶得分類

好棒的jQuery介紹網站

jQuery, 因為最近一些狀況(就是被 m$ 整合進入 visual studio ), 瞬間變成當紅炸子雞. 讓想學的人更想學, 而不知道或原本沒想學的人也想學.

這兩天在看一些資料的時候, 無意間找到這個網站: www.visualjquery.com , 還真不是蓋的, 是 “visual” 的 jQuery 哦, 所有的介紹都直接用視覺化的方式呈現, 方便學習 jQuery 的人, 無論是新手, 老手都很適用的一個了解 jQuery 技術的網站. 一定要來看看哦!

分類
好用軟體

sparky更新1.3.0

這兩天開啟 firefox 時, 發現 sparky 有了新的更新, 由原來的1.2.1版本更新至1.3.0, 若不知什麼是 sparky 的朋友先看看這篇: https://diary.tw/archives/533

這次的更新將幾項功能加入搜尋結果:

Enhanced Search: Shows Alexa Rank Indicator next to search results on Google, Ask, Yahoo, Live and MSN.

也就是說, 若安裝這個版本, 在你的 Google, Ask, Yahoo, Live, MSN 搜尋結果會多出一個 alexa 的排行資訊, 如下圖的搜尋結果中的藍色條狀圖所示:

不過也有被嫌棄的留言: https://addons.mozilla.org/zh-TW/firefox/addon/5362#reviews

基本上新增這個功能有好有壞啦, 其實也是見人見智, 基本上我裝這個的主要目的也就是在網上衝浪時, 可以多一個網站分析的資訊, 方便我在一面看資料時, 一面多了解這些網站的到訪及全球排名狀況, 雖然不是百分百客觀的資料(因為他是利用有安裝 alexa toolbar for ie 及 sparky for firefox的用戶資料來做統計), 不過也蠻俱參考價值的就是了.

繼續閱讀:
http://www.zuosha.net/archives/15.html

分類
程式技術

網頁為什麼會發兩次request到自己

這個是相當困難的一個題目…..

話說在 debug 一個 asp.net project 時, 因為會用到 session 內的 counter 做一些事情, 結果在測試的時候發生了一個很奇妙的狀況, counter 會無故多 +1

仔細檢查 asp.net 的程式碼, session 內的 counter 一次只有加一, 是寫在 Page_Init 這個 event 裡. 理論上沒有理由會多 +1, 雖然是用 master page 的方式處理, 也沒有理由在這個狀況下發生問題. 於是進行獨立測試, 發現即使沒有使用 master page 也是一樣. 所以初步排除和 master page 有關.

接下來 check iis log來對照, 果然有發出兩次 request 的狀況, 而不是 asp.net code 內的問題, 這樣問題說明應該是在 client side 端, 所以乾脆用 client 端來查, (利用 firefox 的 firebug 發現還真的會對該頁面發出兩次 request. 真的太神奇了, 於是再將該頁面存成 html 來查, 再做一次測試, 整個還是一樣的結果, 於是只好拿出區塊區塊刪除的方式來查… 花了超久時間… 發現結論問題在一行:

<img src="" width="242" height="182" alt="" />

有沒有看到什麼狀況? 就是 src=”” 這件事, 他讓 client 去多訪問了沒有設定的 img src 也就是本頁, 又或是 src=# 也是一樣的結果啦!!

所以這個到底要怎麼說呢, 唉, 反正就是很悶的一個無敵怪 bug…. 還好有找到咧, 給大家做參考!!

繼續閱讀:
http://www.johnbatdorf.net/blog/CommentView,guid,5aebd6b0-9be3-462c-a920-e19998bc173e.aspx
http://blog.csdn.net/vividboy/archive/2007/09/13/1783162.aspx

為了增加一些 page view, 多上一個英文的描述, why page load twice in ASP.NET or why page fire twice page_init event (雖然和 asp.net 一點關係都沒有, 哈哈)

分類
程式技術

如何利用CSS不要出現SCROLLBAR

今天在弄一個小網頁, 有個比較特殊的需求是不要出現在 browser 右邊的 scrollbar, 而且是 disabled 狀態的 scrollbar 都不要出現.

查了一下, 其實很單純, 直接使用 overflow: hidden 屬性放在 body 上就可以很容易做到這個需求. 參考這個範例: http://sample.diary.tw/15/1.htm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
    <style>
    body {
      overflow: hidden;
    }
    </style>
  </head>
  <body>
  這是內文..
  </body>
</html>

不過, 其實也有另一種需求是反過來的, 就是使用 overflow: auto 的 div 區塊, 一般我們若是在要畫面上出現一個含有 scrollbar 的區域用來顯示一些內容時, 就很方便, 我們可以參考這樣的一個範例: http://sample.diary.tw/15/2.htm

<div style="width: 190px; height: 190px; overflow: auto; background: pink;">
內容.....
</div>

範例內藍色底的部分區塊是未下 overflow: auto; 的屬性, 所以內容若是超出的話, 就會超出, 而下方紅色底的部分區塊則是使用了 overflow: auto; 的屬性, 所以超出的內容自動會出現scrollbar, 而方便排版及呈現, 這是在處理 body 不要出現右側 scrollbar 時也一併查到的資料:
http://apptools.com/examples/scroller.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