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Javascript

Masonry自動排版介面與InfiniteScroll無限捲動介面

Masonry 和 InfiniteScroll 都是 jQuery 上的 plugin!

Masonry 是利用 css 方式, 將介面重新排版, 使得畫面不會因為不規則區塊排起來而不好看, 可以看一下 Masonry 官網上的說一看就知道這樣的排版方式的感覺:

http://masonry.desandro.com/

而 InfiniteScroll 則是利用 jQuery 背後 ajax 方式, 將一頁一頁的網頁, 透過不換頁, 直接 append 到目前的頁面上, 達成向下捲動而看更多內容的功能. 像是 facebook 動態牆, 就是這樣的應用情境. 官方網站:

http://www.infinite-scroll.com/

這兩個功能結合就變成了這樣: http://sample.diary.tw/flickrsearch/?q=rainbow (利用了 flickr api 與 Masonry 和 InfiniteScroll 做出的效果. (記得要向下捲動, 才會出現看完了繼續產出內容的效果), 其中後面的 q 可以自行替代其他的英文單字, 因為對該文字沒有特別處理, 所以只能使用一個英文單字.

來看看怎麼做這個效果吧.

InfiniteScroll 是利用了 jQuery 在背景取出下一頁的內容, 並將指定的 selector 資料 append 到目前的網頁上, 所以最小的程式碼是這樣:

// infinitescroll() is called on the element that surrounds 
// the items you will be loading more of
  $('#content').infinitescroll({
 
    navSelector  : "div.navigation",            
                   // selector for the paged navigation (it will be hidden)
    nextSelector : "div.navigation a:first",    
                   // selector for the NEXT link (to page 2)
    itemSelector : "#content div.post"          
                   // selector for all items you'll retrieve
  });

就是將本頁的容器, 利用 infinitescroll 函式呼叫, 並傳入 3個重要參數, 分別為 navSelector, 這個是指當 page 瀏覽到這個 selector 指定物件時, 進行 load 下一頁內容, 而要 load 的內容, 就是 nextSelector 的物件中的 url, 至於第三個參數 itemSelector 則是 load 到網頁後, 要帶出來放到目前頁面上的內容項目.

以上面的例子來看, 網頁的介面會是如下:

//....
<div id='content'>
  <div class='post'>
//.... post content
  </div>
</div>
//... other footer
<div class='navigation'><a href='page-2.htm'></a></div>
//...

這樣一來, 當本頁被瀏覽最下面的 <div class=’navigation’> 時, 就會被觸發去 load page-2.htm 中的內容,並找出 <div class=’post’>…</div> 將內容放到 <div id=’content’>..</div> 中最後一個 post, 如此重覆下去, 就會有往下捲而一直往後看的內容, 記得每頁下面都要放對應的下一頁, 就會被 infinitescroll 偵測到, 並往下疊代下去.

再來看看 Masonry 的效果, 用法也很單純, 最小程式碼如下:

$('#container').masonry({
  itemSelector: '.box'
});

只需要指定要排版的容器 container, 呼叫 masonry 傳入 itemSelector 就是內容元素, 就可以自動排版, 多種效果可以參考官方網站的 demo.

比較特別的是兩者結合的這個 demo: http://masonry.desandro.com/demos/infinite-scroll.html , 參考這個 demo 可以做出又達成自動排版, 又達成無限捲動的功能, 效果就參考上面的 sample: http://sample.diary.tw/flickrsearch/?q=rainbow

幾個點要注意:
1. navSelector 一定是要找最下面的物件, 效果才會好, 記得.
2. 若是排版內容有圖, 可以參考 Masonry 的 sample: http://masonry.desandro.com/demos/images.html 將排版呼叫寫在 container 的 imagesLoaded 事件後, 如下:

var $container = $('#container');

$container.imagesLoaded( function(){
  $container.masonry({
    itemSelector : '.box'
  });
});

才不會有位置算不準的狀況.
3. 若要有動畫排版效果, 可以在 Masonry 參數中多加上 isAnimated: true;
4. 排版若要美觀, 要盡量統一內容物寬度, 就不會排得2266 (可以利用 css 自行安排)
5. InfiniteScroll 的 loading 的 css 是 #infscr-loading 這個, 可自行設計.

忘了說, 這次 sample 使用的 flickr api 是 photo search: http://www.flickr.com/services/api/flickr.photos.search.html

這種 layout 流行和 fb 及最近火紅的 pinterest 網站可能有很大的關係呢.

分類
Javascript

線上幸運抽獎(Lucky draw)

繼上次的線上賓果產生器( https://diary.tw/archives/1185 )後, 再來補個線上幸運抽獎, 這個適合尾牙活動或是隨機抽獎時使用.

網址: http://sample.diary.tw/lucky-draw/

一樣是使用 jQuery, 純 client 執行的程式, 不過這次多配合了 jQuery UI 中的 dialog, 以方便快速編輯 html 中的 select 物件.

工作方式很簡單, 第一動是先輸入流水號, 例如預設的 1~100, 按下產生後, 生成 1~100 號在抽獎名單中, 若有跳號或是不規則號, 都可以藉由雙擊抽獎名單的 select 元件進行編輯, 利用 textarea 進行編輯, 一行一項, 空行會自行避開, 自行貼入或編輯清單.

再來就是輸入獎項了, 一般應該是由小到大排(通常的抽獎順序啦), 當然也可以隨興輸入, 一樣雙擊獎項的 select 會跳出編輯的 dialog.

最後就是令人期待的抽獎了, 抽獎鈕按下時, 若在獎項有被選取的項目, 會先抽該項目的得獎者, 若沒有則從最上面的獎項開始抽起. 每次抽都會隨機排序抽獎名單中的號碼, 所以很隨機, 抽出來的獎項及得獎者會填入最下方的抽獎結果.

隨時都可以再加入獎項(直接再進行編輯即可), 例如加碼, 紅包等, 再繼續抽獎, 而最後的抽獎結果是可以雙擊跳出 dialog 中有 textarea 供複製出來應用, 不過是不能編輯的(才不會被修改), 這樣就完成了這個線上幸運抽獎.

其中編輯 select 及列出 select 內容的 function 是共用的, 都是將其 dblclick 呼叫 editSelect, 如下:

分類
Javascript

線上賓果產生器

今天花了一點時間寫個”線上賓果產生器”, 是個全 javascript 的程式, 主要是可以給想玩賓果, 但又不想畫格子及填數字的朋友們, 有個小工具可用.

這裡用了一個隨機排序的函數, 引用自: http://javascript.about.com/library/blsort4.htm, 程式如下:

Array.prototype.shuffle = function() {
  var s = [];
  while (this.length) s.push(this.splice(Math.random() * this.length, 1));
  while (s.length) this.push(s.pop());
  return this;
}

利用了 Math.random() 隨機將一個陣列中的各元素互相交換的方式, 把陣列內容打散, 達成隨機排序, 使用方式就直接呼叫 aryNum.shuffle() 即可, 其中 aryNum 是一個自訂的陣列變數, 一開始先將 n*n 的數字填入, 再利用 shuffle() 函數進行打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利用了 @media print 的方式, 將操作的表單在列印時隱藏起來, 方便列印出來的賓果表格更清楚, 是一個 css 的技巧, 如下:

@media print
{
  .noprint {
    display: none;
        
  }
}

請到這裡玩看看: 線上賓果產生器: http://sample.diary.tw/bingo/

只需要填入維度及組數, 馬上就生出來所需要的賓果表格, 除了原來的 5*5 外, 想玩 6*6, 7*7 也不是問題. 快來玩看看囉!

分類
Database

[MSSQL]文字民國日期轉西元日期

剛朋友問到有關存在 MSSQL 中的文字資料是民國日期, 例如 67/3/12 這樣的格式, 要轉出西元日期, 其實還蠻單純的, 只需要找出第一個 ‘/’ 在什麼位置, 就很容易了, 查找 ‘/’ 的函數使用 charindex, 如下:

declare @a varchar(20)
select @a = '67/6/7'
select charindex('/', @a)

這樣取出的值為 3, 也就是第 3個字元, 而下一步就是取出年的部份, 如下:

declare @a varchar(20)
select @a = '67/6/7'
select substring(@a, 1, charindex('/', @a)-1)

這樣取出的值為 67, 於是要轉出西元年其實就是先轉成 int 後, 加上 1911 再轉回字串後, 加回原來的月/日的部分, 如下:

declare @a varchar(20)
select @a = '67/6/7'
select convert(varchar, convert(int, substring(@a, 1, charindex('/', @a)-1))+1911)+ substring(@a, charindex('/', @a), 10)

其中最後一個 substring 中的取出長度 hardcode 寫 10 是一個小技巧, 不用真的算出取出長度, 而固定給一個大於此字串的長度, 就可以取出完整字串, 所以上面的結果就會是 1978/6/7, 而 substring 最後一個參數可以參考線上說明:

http://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ms187748.aspx

其中的 length_expression 參數的說明, 其中有提到

If the sum of start_expression and length_expression is greater than the number of characters in value_expression, the whole value expression beginning at start_expression is returned.

如此一來, 便可以一次在 sql command 中將原存在資料庫中的民國年日期轉出為西元年, 例如 table:

userid birthday
—————
1 67/3/12
2 79/2/11

語法如下:

select userid, birthday, convert(varchar, convert(int, substring(birthday, 1, charindex('/', birthday)-1))+1911)+ substring(birthday, charindex('/', birthday), 10) as birthday2 from table1

會取出:

userid birthday birthday2
————————
1 67/3/12 1978/3/12
2 79/2/11 1990/2/11

給大家參考!

分類
Javascript

好用JSON Editor

在開發網頁程式, 用到解析和產生 JSON 是經常發生的事, 不過如何快速的解析或是產生 JSON , 又或是用來除錯這些 JSON 的資料, 不像 XML 可以利用瀏覽器來幫忙, JSON 可以利用這個作者 Thomas – http://www.thomasfrank.se/about.html 開發的工具來進行 JSON 的線上測試.

說明在這裡: http://www.thomasfrank.se/json_editor.html
他有線上使用版, 和下載版, 若是進行除錯, 可以直接使用線上版: http://www.thomasfrank.se/downloadableJS/JSONeditor_example.html

以之前文章 https://diary.tw/archives/285 的資料為例:

{ 'obj1': {
  'child1':'value1',
  'child2':'value2'
  },
  'array1': [1, 2, 3, 4, 5]
};

將內容貼到 JSON Editor 裡, 按下 save 鍵, 就會產生出該 JSON 的樹狀結構在該 editor 左側(記得要自己按下 + 號展開, 如下圖:

這樣可以很容易的理解及看出該 JSON 資料的內容. 若是要取得某一節點, 可以點在該節點上, 並看 editor 上的 label及下面的 value 就可以利用程式取出該 JSON 資料結構的資料點, 以上面的 array1 中的 1 為例, 圖示如下:

這樣是不是十分方便, 對於在使用 JSON 的開發上, 有十足的加速作用呢!

分類
Database

找出SQL Server中的identity欄位值

一般在 SQL Server 中, 若要找某 table 中的 identity 最後值(最大值或目前值), 可以使用以下指令:

dbcc checkident('table_name', NORESEED)

可以參考之前的這篇文章: SQL Server的Identity欄位使用/複製/重設 – https://diary.tw/archives/457

不過, 若是 table 很多, 又想一次性的將各 table 中的 identity 欄位最後值找出, 可以利用系統資料表: sys.identity_columns (2005, 2008, 2008R2都有) 來查找, 配合 sys.objects 表, 可以一次將 table, column, 最後值(last_value) 查找出來, 如下:

select b.name, a.name, a.last_value from sys.identity_columns a inner join sys.objects b on a.object_id=b.object_id

這樣可以利用一個指令就將該資料庫中的所有資料表含有 identity 欄位的最後值, 若是只需要使用者自行定義的 table (不要含系統表), 可以多加上 b.type=’U’ 來進行過濾.

參考資料:
http://technet.microsoft.com/zh-tw/library/ms176057.aspx
http://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ms187334.aspx

分類
程式技術

正則表式法表示ip區間

使用正則表示法來表示一個 ip 區間, 例如: 1.2.3.1~64 這樣的表示方式為:

^1\.2\.3\.([1-9]|[1-5][0-9]|6[1-4])$

另外也會有這樣的寫法: (下面是”流量的秘密”這本書中的第246頁寫的, 不過比較有效率的寫法應為上面, 實際上使用最後的 google analytics 的說明幫助頁上產生的亦同上)

^1\.2\.3\.([1-9]|[1-5][0-9]|[1-6][1-4])$

這是因為在 google-analytics中, 若需要新增設定檔用來排除某 ip, 或某區段 ip 時會用到, 如下畫面:
這樣可以很方便的進行某區段的 ip 篩選, 其實 google analytics 的說明幫助頁也有這個功能, 很方便, 自動可以產生某區段 ip 的正則表示法(或稱規則運算式): https://www.google.com/support/googleanalytics/bin/answer.py?answer=55572&hl=zh_TW&utm_id=ad

若需要試看看對不對, 可以利用線上工具來測試: http://www.regexplanet.com/simple/index.html.

分類
Javascript

時間差計算機-web版

這個時間差計算機是因為最近在查圖表中的流量計算使用, 由於 cacti 圖表可以自行放大想看的區間, 若是要將頻寬換成流量, 要把圖表的起迄時間算出來, 利用平均頻寬再乘上時間差, 就可以算出流量, 例如:


這張圖來看, 是剛好一天的流量, 在未放大時, 很好計算, 一天的流量 outbound 是 328.66kbps * 86400 seconds = 27Mbits = 3.385MBytes

這張圖則是放大後來看, 時間是 2011/10/18 00:07:38~2011/10/18 07:45:19 , 利用這個時間差計算機來算: http://sample.diary.tw/timediff/ 可得 27461 秒, outbound 流量則為 894.40kbps * 27461 seconds = 23.42Mbits = 2.928MBytes

可以看得出來, 主要的 outbound 流量集中的下面放大的這個時間區段.

有時候要計算這個小時間差, 雖然紙筆很方便, 但是數量一多就不好算了, 所以寫個小程式用來計算使用, 這個程式利用了 jQuery, jQuery UI, 和 Timepicker to jQuery UI – http://trentrichardson.com/examples/timepicker/ 來達成, 計算的方式是使用 javascript 來計算, 所以是利用 Date 的 parse() 來將日期時間轉為 milliseconds, 再來計算兩個時間差, 就可以得到計算的結果, 如下:

若實用或方便的話, 請多多利用. 網址: http://sample.diary.tw/timediff/

分類
Database

MySQL的on duplicate key update語法

很有意思的一個語法, 不過可要小心使用, 在 mysql 5.0 版起, 可以在 insert 時, 指定若重覆 unique key 時, 則使用 update 語法, 這個有點像是在新增資料時, 若不存在則新增, 存在則 update 的方式.

來個例子:

CREATE TABLE `t3` (
`sid` INT NOT NULL ,
`v1` INT NOT NULL ,
`v2` INT NOT NULL ,
`v3` INT NOT NULL ,
PRIMARY KEY ( `sid` )
) 
insert into t3 values (1,1,1,1)
insert into t3 values (2,2,2,2)
insert into t3 values (2,2,2,2) on duplicate key update v1=v1+1

這時候, 會有一筆, 1,1,1,1 和 2,3,2,2 的資料產生, 如此一來, 可以在重覆 unique key 時, 用來做為更新的條件, 由於 unique key 只會出現一次在對應 table 上, 所以可以用來做為更新的條件值, 而 primary key 也是 unique key, 所以發生在 primary key 時是一樣的狀況.

不過若是新增的資料, 發生多筆 unique key 重覆時(指不同欄位), 該 update 會只更新一筆, 這是在程式上要避免發生的, 以免有資料更新錯誤的問題. 詳情可以參考官方網站資料: http://dev.mysql.com/doc/refman/5.0/en/insert-on-duplicate.html

這種有趣的語法, 其實用的機會不是太多, 不過多學習了解很有意思.

分類
程式技術

YQL for flickr的問題

之前寫了一篇利用 YQL 查詢 setid 取出 flickr 中的照片功能: 利用YQL抓出Flickr相簿中的照片url

不過最近似乎是失效了, 檢查一下, 發現 YQL 只會回傳 flickr 的 api url, 而不主動回傳 photos 的內容, 訪問該 flickr api url:

http://api.flickr.com/services/rest/?method=flickr.photosets.getPhotos&photoset_id={set_id}&page=1&per_page=10

會回傳:

<rsp stat=”fail”>
<err code=”100″ msg=”Invalid API Key (Key has invalid format)”/>
</rsp>

所以只好來去申請 flickr 的 api key, 才能查詢了. 不過這樣就不用透過 YQL 了, 直接向 flickr api 取出內容即可. 申請的網址在這裡: http://www.flickr.com/services/api/keys/ , (有分兩種, free 及 commercial 的, 請依開發用途申請即可) 申請好了之後, 可以直接從該 api 服務介紹來查找這個由 setid 找出照片服務, 不過已經知道由 YQL 給的 flickr api url 了, 所以再掛上 api key 就可以順利輸出結果了, 如下:

http://api.flickr.com/services/rest/?method=flickr.photosets.getPhotos&api_key={api_key}&photoset_id={set_id}&format=rest

輸出結果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rsp stat="ok">
  <photoset id="72157600079438372" primary="460118008" owner="owner_id" ownername="owner_name" page="1" per_page="500" perpage="500" pages="1" total="18">
    <photo id="460118008" secret="4d856aaa72" server="239" farm="1" title="DSC_3989" isprimary="1" />
    <photo id="460125135" secret="15a3d24484" server="208" farm="1" title="DSC_3987" isprimary="0" />
    <photo id="460117456" secret="76bdfd928c" server="191" farm="1" title="DSC_3986" isprimary="0" />
    <photo id="460117112" secret="515535f02e" server="253" farm="1" title="DSC_3983" isprimary="0" />
    <photo id="460116928" secret="68286fc46a" server="200" farm="1" title="DSC_3981" isprimary="0" />
    <photo id="460116620" secret="4245ef4c5a" server="183" farm="1" title="DSC_3980" isprimary="0" />
    <photo id="460123637" secret="68351dfe14" server="236" farm="1" title="DSC_3963" isprimary="0" />
    <photo id="460123365" secret="80edceee74" server="243" farm="1" title="DSC_3961" isprimary="0" />
    <photo id="460115832" secret="80b8d482bf" server="246" farm="1" title="DSC_3958" isprimary="0" />
    <photo id="460122569" secret="2ee7c9e00e" server="242" farm="1" title="DSC_3954" isprimary="0" />
    <photo id="460122271" secret="074ba7710c" server="173" farm="1" title="DSC_3952" isprimary="0" />
    <photo id="460121955" secret="88a7b286b8" server="235" farm="1" title="DSC_3950" isprimary="0" />
    <photo id="460121519" secret="a5c2250e09" server="241" farm="1" title="DSC_3948" isprimary="0" />
    <photo id="460114100" secret="7dd0300dd6" server="199" farm="1" title="DSC_4000" isprimary="0" />
    <photo id="460120927" secret="c07c9eab50" server="189" farm="1" title="DSC_3997" isprimary="0" />
    <photo id="460120523" secret="5c00300368" server="191" farm="1" title="DSC_3995" isprimary="0" />
    <photo id="460120281" secret="affb220ee8" server="218" farm="1" title="DSC_3992" isprimary="0" />
    <photo id="460112878" secret="fcff8d8665" server="246" farm="1" title="DSC_3991" isprimary="0" />
  </photoset>
</rsp>

如此一來, 又能順利正常工作啦, 網址不變, 仍在這裡: http://sample.diary.tw/flickrs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