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好用軟體

Youtube下載影片插件-Firefox

這個工具是Firefox 的插件, 可以方便地下載 youtube 上的影片, 而且會列出所有可供下載的解析度及格式, 插件名稱為 Easy YouTube Downloader

英文安裝下載頁: https://addons.mozilla.org/en-us/firefox/addon/easy-youtube-video-downl-10137/
中文安裝下載頁: https://addons.mozilla.org/zh-tw/firefox/addon/easy-youtube-video-downl-10137/

安裝好之後, 在瀏覽 youtube 的影片時, 會在下方多出現一個下載, 點擊後會出現所有可用的下載點, 以這頁為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ub3x22YNbk

下方下載點擷圖如下:
就有純音樂的 M4A, AAC, MP3-128k, MP3-64k, 影片的 MP4 1080p, 720p, 360p, FLV的 480p, 360p, 240p 還有一個預覽圖及說明連結, 點擊後即可下載影片, 方便使用, 真是一個好用工具啊!

分類
Javascript

Youtube影片重覆播放Bookmarklet

有時候需要重覆播放 youtube 上的影片, 當然可以透過一些參數來進行設定, 不過一時要使用的話, 可以透過這個 bookmarklet 來進行, 程式碼如下:

javascript: (function () {
    var url = location.href;
    var videoid = '';
    var regExp = /^.*((youtu.be\/)|(v\/)|(\/u\/\w\/)|(embed\/)|(watch\?))\??v?=?([^#\&\?]*).*/;
    var match = url.match(regExp);
    if (match && match[7].length == 11) {
        videoid = match[7];
    }
    if (videoid != '') {
        var nurl = 'http://youtube.googleapis.com/v/' + videoid + '?loop=1';
        window.open(nurl);
    }
})();

利用這個 bookmarklet 可以在瀏覽 youtube 影片時, 想要重覆播放時, 可以按下這個 bookmarklet 來進行重覆播放, 原理就是將原來的 youtube url 找出影片 id 後, 組合出 url: ​http://youtube.googleapis.com/v/?loop=1 這樣的方式.

另外關於 bookmarklet 的新增方式, 就是直接將網頁上的連結, 拖拉到瀏覽器的書籤區即可.

請到這裡進行安裝: http://sample.diary.tw/youtuberepeat/

上面程式碼中, 找出 youtube video id 的 regular expression 是利用這篇文章中的解答: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3452546/javascript-regex-how-to-get-youtube-video-id-from-url

—————————-
[2013/1/12 21:04]
今天在IE上測試的時候, 發現直連的URL是無法在IE上直接打開的, 只能藉著一個宿主頁面來做EMBED程式的方式來進行, 調整了一下程式, 使目標頁改為:
http://sample.diary.tw/youtuberepeat/r.html?vid=

即可帶出對應的播放器, 並能在播放後再自動播放, 不過在這段測試時, 發現這個 loop=1 的參數有時有功能, 有時沒有功能, 在對照了 http://www.youtuberepeater.com/ 網站時, 發現再加一個參數能確保正確 loop, 就是 version=2 的參數, 在 http://sample.diary.tw/youtuberepeat/ 上的兩個 bookmarklet 一併做調整, 也就是原本的改為
http://youtube.googleapis.com/v/?loop=1&version=2
而新做的第二個有宿主的bookmarklet 中的 embed參數也補上.

分類
懶得分類

wifi強力破解器

先說好, 這文章不是在賣這玩意兒.

wifi加密被破解不是什麼新鮮事, 不過居然有這種已經做現成的軟體, 雖然說真的很方便, 不過其實也要小心這類軟體內是否有什麼問題.

先看被破解的 ap, 其實一方面是 WEP的加密本身有弱點, 所以不建議使用, 可以參考這篇: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89%E7%B7%9A%E7%AD%89%E6%95%88%E5%8A%A0%E5%AF%86

然而, 使用這個破解軟體的用家也得要小心這個軟體內是否有沒有惡意程式, 而且用這個軟體去破解別人的 ap 也可能會有法律上的問題.

不過, 這件事也讓大家注意到這個 wifi 安全性的問題, 一定得做好保護, 用新一代的加密方式, (雖然說也可能被字典破解), 但至少所費的時間及安全性高得多, 又或是利用 mac address 的方式來保護, 讓有存取權限的設備來加入, 至少可以防範一些其他非允許的設備加入 ap, 另外, 隱藏 ap 的 ssid 也日一種方式, 避免被掃描出來, 至少要有 ap ssid 才能找到該 ap, 還有就是不主動配發 ip 的做法(也就是不給 dhcp 服務), 當然啦, 愈便利風險就愈大, 但多一份準備就少一些問題, 尤其是家用的 ap, 其實常在用的設備也就這些, 沒必要把資訊都揭漏出來吧, 甚至於沒用就關起來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但好像有點因噎廢食).

來看看相關新聞:
強力破解器攻陷Wi-Fi?專家:非秘密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1225/144446.htm

6、7百元破解器 港Wi-Fi WEP瓦解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288083

分類
WebTrend

痞客幫與無名小站排行

近六個月來, 痞客幫與無名小站打得火熱, 指的是網路排行.

說來也有意思, 其實是 pixnet 一直在成長, 而 wretch 則是在下滑, 來看看圖表:

雖然 rank履次超越, 但也互有消長, 有意思的地方是 pixnet 是勝在 reach (到達率):

不過 wretch 則是贏在 page views (瀏覽率):

加權後的名次自然競爭得很激烈呢. 但隨著手機及平板等行動載具的流行, 或許看網路指標不見得能代表全部, 但是相信還是有一定的正相關性. 無論如何, 流量仍是目前媒體計算的主流價值啊!

分類
WebTrend 懶得分類

Alexa上的Top排行

今年稍早寫過一篇 facebook 在 alexa 超過 google ( https://diary.tw/archives/949 ), 不過年底再來看一下, 又被追回來, 而且拉開了差距.

來看看前幾大排行的長時間狀況:

看起來在 8月後, 又過沒多久就被追回來, 而且 facebook 似乎有點趨緩, 而 yahoo 還是持續下滑, baidu 則是慢慢攀升.

再來看看近 6個月的圖表:
這樣就比較清楚在 google vs facebook 的狀況. 不知 facebook 的後續會怎麼發展下去呢!

分類
好用軟體

線上製作HTML5動畫-iAnimator

之前介紹過這個類似功能的網站: Mugeda (參考之前文章: https://diary.tw/archives/1170 ), 今天發現又有一個這樣功能的網站: http://ianimator.kundy.net/ , 一樣是透過線上製作的方式來進行操作, 把動畫製作出來.

試用了一下, 發現 Firefox 不太支援, 換用 Google Chrome 後就正常許多, 不知是否是還未完整.

繼續閱讀: http://www.qianduan.net/ianimator-css3-animation-tool.html

分類
Windows

如何自動登入Windows 8

朋友問到有關如何自動登入 Windows 8 的作業系統.

其實只需要做個簡單的設定即可, 在 [WIN] + [R]鍵叫出執行指令, 並輸入 netplwiz 如下:

叫出 [使用者帳戶] 視窗如下:

再將欲設定為自動登入的帳號使用者名稱選起來後, 在上面的[必須輸入使用者名稱和密碼….]的 checkbox 勾勾取消, 按下碼定, 接著系統會帶出輸入密碼對話盒如下:

 

輸入該用戶的密碼兩次即可完成設定, 記得不要打錯密碼, 在這個對話盒是只會檢查兩次密碼是否一樣, 不會真的去驗證該密碼是否對應該用戶, 之後重新開機就會看到自動登入了.

PS. 若輸入密碼錯誤, 只是會造成無法自動登入, 按正常方式登入後, 再用同樣的方法再操作一次即可. 這個方式和在 windows 7 下是一樣的.

分類
Windows

安裝Windows8到VM裡

昨天晚上試看看把 Windows 8正式安裝到VM裡來試看看, (之前有將 Windows 8 Preview 版裝在實機中過), 也測看看安裝的時間, 在 i5 的機器上, 大約只花了不到15分鐘的時間就裝好了.

首先是那個爭議很大的GUI, 不過看起來應該真的還蠻適合 touch screen, 只是在 VM 中沒有 touch, 所以沒得體驗這個部分, 用滑鼠也是可以操作的.

再來就是測試 desktop (也就是傳統桌面), 這個部分還不錯, 和之前 Windows 7 起的變化沒有那麼大, 把桌面上的我的電腦, 控制台等 icon 加回來後, 就和原來的 windows 差不多了.

繼續玩那個 GUI, 發現其實還不錯, 不過真的需要一些時間適應, 也上了市集下載了一些 APP 玩看看, 蠻有意思的.

微軟這次的大改版, 真的是破釜沈舟, 不過目前看起來還沒有太大的戰績, 或許也是和大家的認知想法有蠻大的落差, 再加上其實 touch 的部分已經被 apple 及 android 玩得很大很久了, 大家的使用者體驗都有了基本的想法, 短時間內應該很難趕上, 不過也希望微軟在這個部分的戰場能多加油啦!

分類
懶得分類

中華電信提供3G轉Wi-Fi服務

今天的新聞: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1120/34652406

這個技術本身沒有太多問題, 也是很好的配套措施, 只不過問題是沒有 Wi-Fi 的地方怎麼用, 人家之所以買3G就是希望能有更好的覆蓋率, 而不是要用Wi-Fi不是嗎? 再反過來看, 是不是轉了Wi-Fi之後就會順呢? 大家一起上到那個Wi-Fi的熱點(AP), 說不定也是塞在那個AP上啊, 會不會比較快也很難說.

結論仍是3G吃到飽, 吃不飽… 呃…

分類
懶得分類

3G吃到飽, 吃不飽

最近吵很兇的吃到飽應要取消的新聞, 其實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最終會取消的這件事, 取消就取消, 反正正常用量也不可能大到哪裡去.

但之所以會吵得如此熱烈, 主要應該是在使用者對於電信業者的品質滿意度不夠, 思考一下, 原本辦吃到飽的人, 可能一方面是擔心用過量而繳太多錢, 另一方面可能有人覺得可以替代固網, 就直接用吃到飽的方案, 回頭先想一下, 目前的電信網路品質如何, 才會生出目前這樣很妙的狀況.

因為品質不好, 吃到飽根本吃不飽, 怎麼還要取消呢? 所以應該是有效改善品質, 提高傳輸量的價差, 用者付費的觀念我相信大家都有, 何不有效地制定價格方案是隨著用量來調整的方式更好呢?

但到底用得愈多, 折扣要給得愈多還是用得愈多也不給折扣呢? 這個其實就得看是否鼓勵用量. 不過總量用的愈多得付費付得愈多是個大準則, 這樣就自然而然的不會有過大的使用量, 而用量大的使用者自然多繳一點錢, 相信電信業者也不會不接受, 這樣一來一往, 或許可以平衡一點.

但要記得重點是品質很重要, 到底是少數使用者用量過大而造成的品質下降, 還是基礎建設造成品質下降, 目前的聲音或許是因為後者而興起的浪潮吧! 但吃到飽的費用也是要檢討才是, 不然買吃到飽的用戶, 當然會想多用一點, 但品質又不好, 自然抱怨連連. 所以提高吃到飽的費率, 而以量計價的方案精算多一點, 或許能有效改善.

其實目前電信業者的許多方案也就是如此了, 非吃到飽的套餐, 都有設收費上限的門檻, 某種程度來說也就是吃到飽的費率在該門檻上, 也就是仍有吃到飽, 只是費率較高, 自然不是吃不吃到飽的取消不取消的問題啦!

所以整個歸納起來導火線就是電信業者自己要擴張用戶使用上網而提出的低價吃到飽方案害慘了自己吧!